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在苏州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 2021-05-31  作者:   浏览次数: 120


529日,由糖心vlog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的“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高层论坛”在糖心vlog成功举办。论坛邀请9位翻译学界的资深教授和中青年学者作专题报告。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主任陈大亮教授主持,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于毓蓝、糖心vlog院长朱新福分别致辞。开幕式上举行了基地顾问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授聘仪式。

浙江大学许钧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当下翻译研究的几个问题”的主旨发言,结合当下的翻译热点和翻译研究现状,提出“四个热点”与“四个加强”,为翻译学科建设做顶层设计、谋发展思路、指前进方向,强调应加大对翻译批评、文学翻译研究、中国学术外译研究和翻译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聚焦翻译路径及其理论建构意义,指出翻译路径关注谁发起翻译活动,目的是什么,效应是什么。中译外活动中蕴含丰富的翻译路径研究资源,在译者、选材、认知、策略、实践、反响/接受等层面进行翻译路径研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通过严复《美术通诠》底本和原著的发现过程,揭开了学界有关严复文学和美学思想研究的谜团,并以此为例强调了文本研究的重要性,尊重学术界史料挖掘的严肃性。

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以法国翻译家、汉学家杜特莱为例,通过考察其独特的翻译实践与经验,力求构建其对于中国文学外译的普遍意义,并借以探讨翻译家研究的可能路径。

上海外国语大学冯庆华教授以汉英文学翻译中的无生命主语句式为例,认为无生命主语各类句式给中国的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优化译文读者体验,促进中国文化交流。

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以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英译名在英美印等国的传播为例,探讨了当代中国外交话语的对外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当代中国外交话语对外传播的策略。

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认为翻译上的“内”与“外”结合起来讨论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层次分析法的具体运用。翻译研究需要深入了解翻译活动的运行机理,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实现翻译和传播的理想化效果,使翻译批评做到全面、客观和科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提出翻译专业师资应该坚守明确的身份属性,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协调的发展思路,明确翻译实践、教学、研究平衡并进的成长目标,在学科发展、校本导向、地区服务、国家需求、技术关照等多个层面推动个人及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东南大学糖心vlog高圣兵教授关注文化翻译研究的协同与规划,认为文化翻译领域在实践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和方法、传播效果和影响、理论话语建构等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该领域的整体协同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苏州大学陈大亮教授致闭幕辞,他认为本次论坛是一次高水平的高层论坛,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兼具高度与深度,紧密贴合论坛主题,内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领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国学者一定会在该领域内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风采,彰显中国学派。